从日前召开的市政府综合口会议上了解到,去年我市人社工作保障有力,不仅选拔了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就业、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、实施城乡居民20.79万人职业技能培训,同时还解决了全市原“五七工、家属工”的养老保险问题,使1352名老职工老有所养。
就业率全面提升。据了解,由于去年我市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867人,占省上下达责任指标的106.7%。全市有5329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、异地就业和就业援助等多种渠道实现就业,就业率达85.1%,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。全市379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859人,达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的要求。全市共培训城乡劳动力20.79万人,培训输转率达95%以上,共输转城乡劳动力65.25万人,实现劳务收入64.34亿元。另外全市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.1亿元,支持1.1万人走上了创业之路,直接带动就业2.8万人,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蓬勃发展。
新农保和城镇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较上年增幅较大。据介绍,去年全市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较上年增幅较大,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,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。漳县、陇西县新农保试点工作进展顺利,综合参保率达96.8%。全市城镇职工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达307609人,参保率为99.2%。同时,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,通过积极争取,安定、通渭、渭源三个县区已经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。
1352名“五七工、家属工”入保。据了解,“五七工”、“家属工”是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响应毛主席“五七”指示,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,组建街道“五七”厂或进入企业不同岗位的城镇职工家属,他们未被劳动部门录用,没有企业正式职工身份,也未参加社保。因此,解决这批人参加社保问题,是市委、市政府关注民生,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的又一重大决策。
市人社局局长汪东表示,截至12月底,全市已解决原“五七工、家属工”纳入基本养老保险1352人,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已按月领取了基本养老金。同时确认企业老工伤1143人,这项涉及人数众多的社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