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因心肌梗塞住院花了43000 多元,医保部门给报销了41000 多元,自己掏了不到2000 元,多报销部分够我一年的药费了。”3 月29 日,作为我市医疗保障救助扶贫新政策的受益者之一——滦平县庄头营村刘金学接受记者采访时,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。
我市贫困人口多,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。去年初,省政府确定我市为“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”试点市,2016 年8 月,全省正式实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行动。我市率先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、特困供养人员、最低生活保障人员、低收入家庭人员、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和市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社会救助的人员6 大类约56 万贫困群体全部纳入救助范围,通过精准认定救助对象、财政资金垫付、“一站式”结算服务,形成了全覆盖、能受益、见实效的医疗保障救助制度体系。
提高“三重保障线”待遇标准,是我市实施医疗保障救助扶贫的关键。按同步提高的政策,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降低了50%,县内住院报销比例由75%提高到90%;大病保险取消起付线,封顶线提高到50 万元;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90%等。经综合测算,贫困人员合规医疗费用最高报销可达92 万元。
医疗保障救助扶贫新政策所增加的资金,由省、市、县(区)三级财政共同承担,各县(区)财政先行垫付,“一个池子蓄水,一个闸门放水,一张银行卡拨付”,形成了“医保基金+财政资金”双重保障机制,确保贫困群众的医疗费用能够及时结算报销,有效地避免了政出多门、资金分散、挤占挪用医保基金等情况的发生。
为了让救助对象得到“少跑路、多受益、真救助”的福利,我市建立了政府主导、人社牵头、相关部门配合的联合办公机制,将相关部门集中到医保大厅服务窗口,并形成了“三横三纵四级两平台”共建共享信息网络。整合市扶贫、卫计、民政三个部门的人员信息数据, 在市级横向间共享到人社数据平台,从村到市纵向间实现人员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和精准识别,所有数据在市、县、乡、村实现“四级”全覆盖,最终通过信息平台和支付平台,医疗救助费用在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“一站式”即时结算。
我市医疗保障救助扶贫新政策,打通了扶贫攻坚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了贫困群体救助“零距离”,走在了全省前列。截至3 月27 日,全市已拨付医保救助资金5436.95 万元,贫困群众23.36 万人次受益,贫困人员合规医疗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6%以上,部分贫困人员报销比例达到90%以上。